請更新您的瀏覽器

我們非常重視網絡安全性。為了保護您及本行系統,我們將對所有滙豐網站進行改版,因此某些過舊版本的網頁瀏覽器將無法存取該等網站。一般來說,最新版本的瀏覽器 (例如 Edge, Chrome, Safari, 等) 以及作業系統系列 (例如 Microsoft Windows、MacOS) 均附有最新的安全性功能。

如果您看到這則訊息,代表我們偵測到您正在使用的瀏覽器為舊版且不再受到支援。請透過瀏覽器網站將您的瀏覽器更新至最新版本,或於網路上搜尋瀏覽器更新的相關操作。 

了解瀏覽器的更新方式

成功投資五部曲

引言

常言道,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對於投資者而言,何謂有足夠的準備?以下的投資五部曲,能助你認清需要,選擇合適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,一步一步向理財目標邁進。

第一部曲:衡量風險承受能力

保守、平衡、進取 您是哪一種?

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,踏出正確的第一步相當重要。五部曲之首,便是衡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,挑選適合自身需要的資產配置。

投資路上,各人取態都不同,有些投資者不太願意承受風險及投資損失,即使有機會取得較高的潛在回報也不為所動;有些投資者願意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,以取得一定的投資回報,但希望避免大幅波動;也有些投資者願意承擔較高風險,以換取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。

如何得知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?可先以投資年期來判斷。簡單而言,投資年期越長,可以承受的風險便越高。原因是投資期越長的話,便越能夠渡過完整的市場週期,避免受短期波動所牽引。舉個例,初出來投身社會的年輕人,由於離退休年紀尚遠,可以承受的風險會較高。

相反,投資年期越短,可承受的風險普遍越低。假設您於明年便踏入退休的階段,從此不再有恆常性收入,若投資突然大跌,已沒有足夠的時間收復失地,因此風險承受能力便較低。

另外,投資風險承受能力也關乎到不同的人生大計,投資前不妨先問問自己,是否要為子女的教育經費做好準備?短期內有沒有置業計劃?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流動資金需要。畢竟在任何情況之下,我們都需要保留一定的現金,以備不時之需。

第二部曲:分散投資

資產冠軍,年年不同。歷史數據顯示,相同的資產類別在不同的投資週期下表現可以大為不同。

平衡風險與回報 開啟長線投資之匙

倘若世上有一種投資工具,表現長期名列前茅,投資者只要長期持有便能夠安寢無憂,豈不完美?但事實是經濟週期有盛有衰,市場情況變化莫測,即使是投資專家,亦難以準確預測各種資產類別的表現。

參考歷史數據,在不同投資週期中,不同資產的表現可以有天淵之別,就如在2017年表現最優異的資產,到2018年幾乎敬陪末席,證明了沒有一種單一資產能成為長勝將軍。

因此,投資者應要避免將所有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裡,適當地將資產配置在不同地域、不同屬性的投資工具,有助分散投資組合風險,並於不同市況中捕捉投資機遇,爭取穩定的中長線回報。

如要充份發揮分散風險的優勢,投資組合所包含的資產,有必要能夠互補長短,即使面對同一宏觀形勢,也會有不同的反應,例如市場上的不利因素,令某一種資產急挫,但對另一資產的影響卻可能微不足道,在投資世界裡,它們會被稱之為低相關性的資產。透過配置相關性較低的資產類別,投資者便能夠更有效地平衡組合的風險與回報。


*資料來源﹕Morningstar,滙豐環球投資管理,截至2018年12月31日,所有回報以美元總回報計算。僅供說明之用,並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比較資產包括:現金(ICE 3個月倫敦銀行同業拆息-美元)、美國國債(彭博巴克萊美國國庫券總回報─美元)、環球政府債券(富時環球政府債券指數─美元)、環球投資級別債券(ICE美銀美林全球廣泛市場總回報指數─美元)、環球高收益債券(ICE美銀美林環球高收益總回報指數-美元)、新興市場硬貨幣債券(摩根大通環球新興市場債券總回報指數─美元)、新興市場本幣債券(摩根大通環球債券指數─新興市場多元化債券總回報─美元)、亞洲債券(ICE美銀美林亞元總回報指數─美元)、亞洲高收益債券(ICE美銀美林亞元高收益總回報指數─美元)、環球股票(成熟市場)(摩根士丹利環球總回報指數-美元)、美國股票(標普500總回報指數─美元)、歐洲股票(摩根士丹利所有國家歐洲總收益指數─美元)、環球新興市場股票(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總回報指數-美元)、亞洲(日本除外)股票(摩根士丹利所有國家亞洲(日本除外)總收益指數─美元)及商品(湯森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總回報指數─美元)

第三部曲:根據資產配置投資

資產配置就是將股票、債券和其他投資工具,放進一個籃子當中。一般來說,回報潛力越高的資產類別,潛在風險也越高。風險承受能力會隨着投資目標不同而改變。願意承擔較高風險的基金投資者,其投資組合傾向配置較高比重的股票基金;希望避免大幅波動的投資者,在投資配置上的比例會較為平均。

選定合適路線 追求投資目標

當認清自己的投資目標之後,便可以按着本身的風險承受能力,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資產類別,從而建構完整的投資組合。簡單來說,資產配置就是將股票、債券和其他投資工具,放進一個籃子當中,不過各類投資工具有着不同的風險與回報特性,所以資產配置從來都不是簡單任務。

一般來說,回報潛力越高的資產類別,潛在風險也越高。

資產類別 潛在風險 特性
股票 回報潛力較高;表現視乎經濟週期而定
債券 中至低 回報潛力低於股票,但波動性亦較低;傳統債券定期派息,可提供收益機會
現金 單靠存款利率作為投資回報,可能會跑輸通脹

願意承擔較高風險的基金投資者,其投資組合傾向配置較高比重的股票基金;能夠承擔一定程度風險來爭取投資回報、但又希望避免大幅波動的投資者,在投資配置上的比例會較為平均。至於取態相對保守的投資者,可考慮偏重於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。

第四部曲:評估投資表現

定期評估組合健康,包括審視組合的回報、波動性、相對指數表現及相對同類基金的表現。

投資如身體 健康要勤「睇」

經過深思熟慮建構出來的投資組合,一般能夠按設定的風險程度,助投資者逐步邁向理財目標。然而,市場情況隨時間而變化,宏觀經濟和金融事件可以廣泛地影響投資市場。各行各業的基本因素改變,亦會為組合內各種資產類別,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。

例如各地央行會因應經濟情況調節貨幣政策,當利率走勢改變時,不同資產如股票、債券、外幣,以及房地產價格均會受到不同的影響。當經濟環境和市場情況變得不同,之前預期可以表現優異的資產,很有可能在之後落後大市,反之亦然。

因此,隨着市場情況轉變或時間過去,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計劃,並評估組合表現非常重要。如果透過基金投資,除了檢視基金的絕對表現外,更要了解基金相對基準指標的表現,以及與同類型基金表現比較如何。

正如身體檢查一樣,只有定期進行評估,才能清楚投資組合的狀況是否健康,有能力達到預期中的表現。

第五部曲:重新調整投資組合

定期把投資組合中各資產類別的比重,還原至最初擬定的比例,是長線投資的成功關鍵。重整投資組合時,有可能需要沽出升值的資產部份,或沽出組合的一定比例,同時額外買入貶值的資產。

勿忘初衷 重置組合比例

在投資路上,很多人都知道資產配置的重要性。但持續地維持組合的結構同樣重要,投資者卻往往忽略這一點,導致投資組合無法實現長期目標。

隨着市場變化,組合內資產的比重,會因價格漲跌而有所變動。例如在股票牛市時,由於組合內股票基金的價格上升,令其帳面價值增加,倘若組合內其他配置的價格,期內維持平穩或下跌,股票基金佔整體組合的比重便會增加,令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水平改變,開始偏離投資者原先的承受能力。

長此下去,各類資產的比例可能會此消彼長,削弱組合的平衡,並影響其達至長期目標的能力。

因此,定期把投資組合中各資產類別的比重,還原至最初擬定的比例,也是長線投資的成功關鍵。重整投資組合時,有可能需要沽出升值的資產部份,或沽出組合的一定比例,同時額外買入貶值的資產。只要定期調整組合比例,便能將風險水平與投資目標重新配合,邁向理財目標。

踏出第一步

想緊貼我們的最新資訊?

立即訂閱我們的每週投資快訊
風險提示

本文件只提供一般性資料,並不針對任何可能收到本文件的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和特別需求。本文件並非銷售文件,且不構成建議、要約出售或招攬購買或認購任何投資。本文件所載任何預測、預計或目標僅供説明用途,且並非任何形式的保證。滙豐環球投資管理(香港)有限公司(「滙豐投資管理」)就預測、預計或目標未能達成概不承擔任何責任。本文件內的資料乃取自滙豐投資管理合理地相信可靠的來源。然而,無論明示或暗示,滙豐投資管理不保證、擔保或代表本文件內該等資料的準確性、有效性或完整性。